雖然搬回大阪,但還是一直往京都跑~~~哈哈!!因為京都真的太多活動啦~~
1/4又來到下鴨神社,因為這天有難得一見的蹴鞠(ke ma ri)初め...
蹴鞠--也就是中國古代的足球,據維基百科介紹,蹴鞠相傳最早是中國的黃帝為了訓練士兵而發明;文字記載可以上溯至戰國時代,大部分學者認為蹴鞠起源於戰國的齊國(現今山東臨淄),本為軍事訓練之用,進而演變為遊戲。
漢代,仍保留軍事訓練的用途,由於漢高祖劉邦的推行,蹴鞠發展成爲一項非常專業化的運動,並且有比較健全的比賽規則。而在東漢光武帝年間,曾有與倭(日本)人以蹴鞠對戰的記載。
唐朝,蹴鞠的形制有的很大的改變,技術也提高,更接近於現代的足球。所用的球用動物膀胱充氣做成,然後用8塊皮縫起來,彈性良好。
宋代時兩門兩隊的對抗性踢法開始消失,盛行以表現個人技巧的踢法,謂之「白打」。由於表演性取代了激烈對抗的競賽性,蹴鞠運動在明代以後逐漸走向衰落 。
隋唐時代蹴鞠和佛教一起傳到了日本,而現今日本的傳統活動中仍保有蹴鞠 けまり(ke ma ri )的活動。
不得不佩服日本人如此盡心盡力維護傳統、延續傳統的精神~~
這是下鴨神社的縁結び(en mu su bi)籤~~內容則取自源氏物語...
下鴨神社~~前方拿了兩個高腳凳的就是小松歐吉桑啦!!因為人太多,沒有凳子就看不到啦~~
試喝的日本酒...裡面還有加金箔~~竹子造型的酒瓶...很有過年氣氛!
記者正在訪問神社住持~~
耀眼的陽光~~~結果,不久後開始飄起小毛雨...但很快就停了!!天氣變化真快~~
司儀正在向大家解說介紹蹴鞠的由來~~
屋頂上還有殘雪~~結果,在陽光照射下,快速融化...造成場地開始積水~~
積水太嚴重,趕緊拿塑膠墊來鋪+挖洞排水補砂+海綿吸水~~
前方是記者,後方那些有座位的是有料座席...ㄧ人2000円~~
前方這一大片積水,就在他們慢工仔細吸水,儘可能恢復原貌~~時間也將近2點...
當一切就緒,球員依續出場~~
蹴鞠保存會~~這可能是會長吧!?先致詞,並解說蹴鞠遊戲規則~
迎接鞠球~~不知道為何要用松樹架住...這位應該是隊長!!
將鞠球交給另ㄧ隊隊長~~??
接著請看影片~~如何隆重的放好這顆鞠球...
松枝交接?
儀式完畢,球員們按照號碼進場~~進場前要行禮。
ㄧ隊有四位球員~所以場內共8位球員...
首先球員們輪流試踢,順便暖身~~
放上一段大家試踢的影片......
暖身完畢,比賽開始~~發球...
穿成這樣踢足球,真的是蠻礙手礙腳的~~~
這位穿著紅深藍裙的隊長,身手真的是不錯啊!!!
再放一段,大家比賽中的畫面~~~
ㄧ場比賽15分鐘,第一場結束~~球員退場,又要再次向場內行禮~~
最後ㄧ位,又要隆重的將球拿出場,交給下一場的球員~~
鞠球交接~~
蹴鞠,不是只有男生才能玩,女生也可以參加的~~
拿到鞠球後,又要再度謹慎的放回球場中央~~看了我都覺得...何必這麼麻煩拿來拿去咧!!!
鞠球~~白色的...鹿皮製成
準備進行第二場~~~
再度行禮進場~
這次換了兩位女生上場~~
雙方隊長對峙中~~~
旁邊來了ㄧ位關西電視台的攝影師~~站得更高...
很快的,第二場15分鐘又到了~~~結束!!
等待退場~~
沒想到,要準備離開了~~還有最後ㄧ場啊!!!換個角度拍...
排排坐的神職人員們~~
球咧???我怎麼沒看到??
最後ㄧ段影片了~~
三場比賽都看完~~結束!!可以準備回家啦~~~這天,就真的是專程來看蹴鞠的!!!
遠方的山上~~又有字出現了...猜猜是什麼字呢?這次不是[大]字了~~
是個[法]字~8月于蘭盆節,這些山上的大字都會點火...類似我們七月半中元節超渡法會~~